《南瓜君》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的高改善率,到底是神話還是真實

柯文哲、黃珊珊、民眾黨長期的說法,這個「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」讓(里內)交通事故減少了68%。

事實上,臺北市歷年的交通事故數是節節攀升。

柯文哲卸任的 2022年,A1+A2+A3 不含息事案件的總件數達到 46,111 件,是歷年最高點,比起上任時的 36,741件,足足多出了將近 1萬件。

A1:死亡事故、A2:受傷事故、A3:沒有人員傷亡(包含:不進入交通事故處理程序的 息事事件,以及進入處理程序的 財損事件

這個疑問早在2019年,國民黨市議員王浩就提過這個 68%的 數據有問題。王浩在質詢時指出,交通大隊的資料顯示,參加鄰里改善計畫的60個里,有56個里在計畫施作後2年大幅增加。

站在備詢台上的柯文哲,對此不敢置信,怒斥王浩的「數字有問題」

但真正有問題的,其實是交通局的數據。


交通局當年回應王浩質詢的新聞稿,是這樣寫的

鄰里交通環境改善計畫,是做在12公尺以下的巷弄,

68% 是「統計各里於實施前1年及實施後1年之交通事故,位於該里路寬12公尺以下巷弄之事故方納入統計」。

交通局進行統計的2018年,已經距離第一批2015年施作的里3年的時間,其實可以對第一批,甚至第二批的鄰里進行實施後兩年的評估。

可是交通局並沒有這樣做。

這在交通改善的領域來說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做法,因為一個交通改善措施要確定有效,就是必須長期有效

這個數據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結案用的長官數據,而不是追蹤改善用的考核數據。

更重要的是,這一份2018年針對完成度高達80%,且完工滿一年的的60里進行的前後一年統計,從來沒有更新過

從2018年這個數字出爐以來,柯市府就使用這個數字。2019年,是這個數字,2020年是這個數字,2021年當然也不變。2022年黃珊珊,講的還是同一個數字。到了2023年,民眾黨還是用同一個數字。

攤開實際的統計數據,也可以看到臺北市 2023年1月到11月 A1+A2+A3 不含息事案件的總件數已經達到 42,951 件,超出去年同期的 41,805 件,顯示 2023年北市的交通事故量極有可能在 2024年再創新高。


資料來源